冷水滩融媒10月31日讯(通讯员 李莉蓉)“湘超”永州主场的热度持续“飙升”,回顾之前七轮比赛官网平台门票都超快售罄,球迷大呼一票难求,不少没抢到票的球迷陷入“求票焦虑”而这也让诈骗风险再度升级大家务必绷紧“防诈弦”!
让我们看看家门口看球如何避免被骗?
这份防诈指南请收好
案例一
陈女士在二手交易平台看到“官方内部票”低价转让信息。联系后,对方自称“票务中心工作人员”,要求陈女士下载指定软件进行实名认证。在短短几分钟内,陈女士账户就被转出共计4千余元,惊觉被骗后报警。
案例二
邓先生因未抢到票,于是在网上到处搜寻“黄牛票”,在二手交易平台看到有人出售湘超门票,立即与该商户联系咨询购买事宜。根据对方提供的虚假大麦网站,邓先生注册并扫码购票,支付后则显示“购票失败”。随后为了快速出票,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指定会议软件,手机黑屏被对方操作转账3万余元。
案例三
周女士在二手交易平台看到有黄牛在倒卖湘超“门票”,于是立即联系卖家购买门票。付款成功后却迟迟未出票,周女士心生疑虑想要退款,但对方则以“银行账户有问题被冻结”为由,要求周女士下载指定软件,并填写身份及银行卡信息。信息填写完后,周女士发现退款迟迟未到账,银行卡里的钱却被一扫而空。
警方提醒广大球迷朋友:
1.购票只认准官方渠道
湘超门票由“大麦网”等官方平台发售,不存在“内部票”“代抢服务”等说法,凡是脱离官方购票渠道的均为诈骗。
2.实名制入场
赛事实行“票、证、人”三合一入场制度,入场时需核对门票信息、身份证件与观赛人是否一致。通过个人兜售、陌生链接、“黄牛”手中购买的门票,不仅可能是高价假票,更无法通过核验,最终会导致“钱票两空”。
3.警惕三类诈骗陷阱,拒绝“踩坑”
勿信社交平台(闲鱼、QQ、微信等)个人兜售的“低价票”“包出票”;勿扫陌生人发送的购票二维码,避免跳转至虚假界面;勿向任何人泄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4.遇骗及时报警,留存证据是关键
若不慎遭遇诈骗,需第一时间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虚假界面截图等证据,拨打110报警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为侦查破案提供支持。
来源:冷水滩公安
作者:李莉蓉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