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4月3日讯(通讯员 唐年华 刘金玉 周赒)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暨“未执行到位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动员会议精神,冷水滩区人民法院打破常规,3月27日凌晨,由党组书记、院长胡剑涛带队“亮剑”执行,雷霆出击,全力打响“未执行到位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第一战”。
改名换姓,难逃火眼金睛
3月26日晚,经过多日大量的走访摸排调查,执行法官终于发现胡某与潘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被执行人潘某的行踪,立即驱车前往长沙市,连夜在车上制定执行计划。
根据执行线索,执行法官蹲守在长沙市开福区某服装店附近,不久后,潘某出现在服装店里,执行法官立即上前表明身份并依法询问潘某,“你好,我们是冷水滩法院执行局的。你是潘某吧?”起初,潘某谎称自己并不是被执行人,并谎报其他名字,执行法官斗智斗勇继续盘问,并拿出相关案件材料核实,最终被执行人潘某坦白并承认自己身份。执行法官现场耐心地对潘某释法明理,同时积极联系申请执行人胡某,双方当事人最终未达成和解,执行法官依法对潘某进行司法拘留。
玩“躲猫猫”,法官斗智斗勇
“李某,我们现在你家门外,督促你尽快履行义务,请开门。”
“法官,我在长沙打工,来不了!”
面对该被执行人疑似在家、但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执行法官果断留下继续蹲守。“我跟你共享位置,如果你不在长沙,我就依法强制开门了!”在执行法官“步步紧逼”的谈话攻势下,想“玩失踪”的李某心理防线被突破,几分钟后自觉出现在执行法官面前,并被拘传至冷水滩区法院。
申请执行人杨某与被执行人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调解书生效后,李某未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经执行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终结执行。后李某未按期履行,杨某遂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总共就剩1400元,如果一直故意拖着剩下的钱不给,我们也只能拘留你了,你仔细想想值不值当?”眼看自己要被执行拘留措施的李某这才慌了,主动联系亲人,最终其父亲将钱汇入法院的执行款账户,该起案件得以妥善解决。
名车担保,免于司法拘留
原告刘某与被告张某甲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判决书生效后,经刘某多次催讨,张某甲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但被执行人均未主动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后执行法官依据线索成功找到被执行人,因被执行人一直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拟对其进行司法拘留。因惧怕被拘留,被执行人张某甲保证限期筹款还钱,并立即电话联系其妹妹张某乙做执行担保。张某乙表示愿意将其名下的保时捷车辆作为执行担保财产。经执行法官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并暂缓对被执行人张某甲进行司法拘留。
分期履行,撤回拘留“礼包”
原告杨某与被告曹某因业务往来相识,被告曹甲与被告张某系夫妻,被告曹乙系二被告的儿子。2010年至2016年期间,被告曹甲为家庭生活陆续向原告杨某借款又还款,截至2022年底,还欠款19余万元,此后再也没有还款,杨某遂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三被告还款19余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三被告未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故杨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法院执行法官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并多次传唤其到庭处理案件,敦促其尽快履行给付义务,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却仍不履行和解协议,当起了“老赖”,在执行法官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后仍无动于衷,执行法官拟依法对其采取拘留措施。在送拘途中,被执行人迫于拘留压力,态度发生转变,双方再次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主动筹措资金兑现10万元,剩余款项分期履行。
本次“未执行到位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第一次凌晨行动,通过一天的时间,共拘传被执行人6人,拘留3人,执行完毕3件,和解4件,执行到位金额25万余元。民生事无小事,冷水滩区法院将持续以“如我在执”的意识扎实办好每一起涉民生执行案件,确保集中执行有“速度”、执行措施有“力度”、保障民生有“温度”,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急难愁盼”问题。
来源:冷水滩区人民法院
作者:唐年华 刘金玉 周赒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