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9月28日讯(通讯员 唐瑞鸿)“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成长的基石,更是家庭幸福与社会未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冷水滩区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健全服务体系,厘清各方责任,加强心理健康干预,构建全方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搭建关爱队伍,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圈”。一是重氛围,创造一流环境。在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为未成年人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精神慰藉等服务。舒适的沙发、温馨的墙饰和情绪宣泄设备等,为前来咨询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安静舒心的私密环境。二是重师资,提供一流服务。配备7名专业兼职服务人员,其中包括社会工作师2名、心理咨询师2名、家庭教育指导师1名、律师2名,为未成年人提供一对一心理教育、精神慰藉、纠纷调解等关爱帮扶和专业化咨询服务。三是重培训,培养一支队伍。去年10月以来,组织对全区19名儿童督导员、221名儿童主任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线上业务培训,今年培训预计于11月举行。今年以来,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共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4661人次。9月13日,冷水滩区教育局联合永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组织114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技能专题培训。
提升关爱实效,建成未成年人人际关系“和谐圈”。一是精准化服务。社工通过大量入户走访、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对全区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细致分析,并通过筛选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根据实际需求为他们开展个案心理辅导,帮助未成年人及家长解决心理困惑。二是项目化运作。以“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主要服务力量,各社工站开设安全自护、兴趣课堂、拓展活动、心理团辅等特色课程,为全区困境、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三是多阵地活动。全区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63个,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同时,各校设置防性侵举报箱,箱体张贴举报电话。借助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生理、心理、家庭教育讲座等教育培训75场次,宣传活动5万余场次。在区新闻网设立专栏,首页设立危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身心健康举报平台。在冷水滩发布、湘江滩声APP等平台发布防性侵教育小视频,政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矩阵及微信公众号、群众服务群等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内容。1-8月,12345热线共受理处置相关举报15起,举报响应率和处置率达100%。
优化关爱服务,建设未成年人社会环境“支持圈”。一是开展多元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文明实践新风尚。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出手吧姐姐”项目发放困境儿童救助金3.6万元。组织开展“萤火虫”项目、“六一微心愿活动”“五防”关爱活动等,2025年已累计向社会各界募集关爱困境妇女儿童公益金7万余元。二是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水平,形成关系相处新模式。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共同承担化解矛盾纠纷责任,通过联动联调、心理疏导和法律宣教相结合的方式理顺矛盾纠纷,对存在矛盾纠纷的家庭早介入、早调解,改善亲子关系。三是链接政府力量社会资源,形成社会联动新合力。12名具有专业水准的心理咨询人员轮流入驻区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和咨询服务。目前共完成个案心理辅导475例,服务未成年人396人次。市第三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均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确保遭受伤害的未成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心理干预。目前已开展心理辅导375次,服务未成年人295人次。
来源:区委政法委
作者:唐瑞鸿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