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9月16日讯(通讯员 蔡娟)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弘扬爱国拥军精神,增强国防意识,欢送入伍新兵,近日,在永州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上,冷水滩区人武部用非遗扎故事演绎情景剧《送新兵》为广大新兵壮行,以此表达对新兵的殷切希望与美好祝福。
冷水滩黄阳司扎故事又叫扎台戏、故事柜,始于明洪武年间,是每逢五月端午举办龙舟赛事期间举行的一种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活动,展示的主要内容为忠、孝、节、义、仁等题材,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保护项目。
“老艺人以架立形、以服塑魂的特色民俗工艺,与红色精神的热烈情怀相互交织,让红色精神不再只是口号,形成‘手艺有精神,精神有载体’的现实场景。”冷水滩区黄阳司镇文化站站长、湖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罗海林这样说道。
冷水滩黄阳司的扎故事,是老一辈手艺人的传奇,不用画笔不用墨,以铁架当骨,以绑带当衣!“老艺人的工具箱,珍藏着百年的秘密:铁条弯出肩和背,棉布绑带缠得密,一扎扎出千般景,今天要扎咱新兵的身影!”红星学员们齐声朗诵道。
只见舞台上,一位年逾古稀的非遗传承人与小红星学员通过手眼交流,聚焦扎故事,在清朗悦耳的解读声中,一丝不苟地操作着铁架、绑带、戏服等传统道具。冰冷生硬的道具与小红星学员灵动地表演,仅凭一根小小的绑带捆扎,不知不觉牵动着观众的心。
“你看老艺人搭铁架,横一根,竖一根,铁条敲得当当响,像在说‘要立就得立得稳’!这是扎故事的‘骨’,要硬气,要端正,就像军人站岗时,脊梁从不打弯的模样!”紧实感呼应精神传承,充分展现“以架立形、以服塑魂”的特色民俗工艺。
四位小红星朗诵者用清澈纯真的声音、稳健的台风,深情讲述扎制过程中老手艺人的独特匠心,表达对即将远行的新兵哥哥的祝福与崇敬。
节目尾声,一名小红星学员站在登高架上,以“新兵出征”形象亮相,双手高举挥舞着鲜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随即,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零陵“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上空久久回荡。
“没想到家乡用这么特别的方式为我们送行。这些传统非遗和家国情怀让我深受鼓舞。到了部队,我一定刻苦训练,争当优秀军人,绝不辜负家乡父老的厚望,为我们非遗之乡争光添彩!”来自黄阳司扎故事家乡的新兵唐志远说道。
千年非遗藏匠心,少年壮志承薪火。“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征兵宣传、新兵欢送相结合,是我们的一次创新尝试。目的就是让入伍的新兵更深刻地理解参军报国的意义,感受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他们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豪情。这不仅是一场欢送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和传统文化课。”冷水滩区人武部部长张玉龙由衷地感慨道。
“非遗之乡扎故事 深情厚谊送新兵”,带着家乡的文化印记和人民的嘱托,广大新兵青年们定能安心服役,筑牢国防事业根基,不负韶华,为家乡早传捷报。
来源:冷水滩区人武部
作者:蔡娟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