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冷水滩:“三个坚持”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屏障
2023-03-06 20:10:07 湘江滩声 字号:

冷水滩融媒3月6日讯(通讯员 区道安办)近年来,冷水滩区深刻把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系统思维、精准思维、创新思维,强化着力除隐患、防风险、补短板、强弱项,全力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2022年11月17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农村地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期间,未发生一起亡人道路交通事故;2023年的,冷水滩区将踔厉奋发勇争先,笃行不怠启新程,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摩托车、电动车驾驶人、乘坐人不佩戴安全头盔3747起;机动车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1136起;无牌无证、未年检、无强制保险、报废车上路行驶375起;机动车驾驶人酒驾醉驾24起;摩托车、电动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非法载人642起;非法非标三、四轮车上路56起,道路交通事故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11%,其中简易事故数下降18.31%、一般程序事故数下降21.36%,有效防范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坚持系统推进,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始终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牵牢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持在明责、履责、考责上狠下功夫。三级联动抓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深入推进区、乡、村三级农村道路“路长制”,制定全区“路长制作战挂图”,落实区人民政府负总责、乡镇政府负主责的工作机制,建立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机制和多层级量化考评体系;落实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交通安全劝导站“两站两员”实体化运行,确保违法车辆不上路,违法行为不出村。部门协同抓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作战图”,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工作责任分解表,推动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调联动格局。全程督办抓落实。将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区直相关单位绩效考核,主要领导和联系点区级领导不定期深入乡镇督促指导、轮回明查暗访,区道安办采取周检查、月考评、现场督等方式,开展全程跟踪督查考核。

坚持精细管理,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立足源头管控,狠抓隐患清理,强化重点执法,努力夯实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道防线。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农村道路上危桥、安全设施、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治理改造力度,优先完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加装设置,优化农村客运线路。全区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率、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严查严管上路车辆。加强“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校车和农村客运车辆安全监管,严查违规低速电动三(四)轮车辆、“大吨小标”货车违规销售等问题,严厉打击低速载货汽车、轻型货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非法改装行为,严禁为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车辆和农业机械登记上牌。依法打击违法行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六进”行动(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小区、进商场、进园区),强化客运驾驶人常态教育培训,从重查处非法营运、违规站外上下客、摩托车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酒驾醉驾、货车超速超载、占道经营等各类违法行为,引导群众做自己的出行安全“第一责任人”。

坚持智慧创新,加大科技赋能力度

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科技应用为突破口,驱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夯实数字公路。以推动全区“四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加快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运用,利用GIS、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数字农路“一张图”,构建全区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综合管理体系,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信息化水平。打通数据壁垒。深度推进农村缉查布控系统与“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的集成融合,加大农村交通管理系统应用的整合力度,形成“违法识别—违法取证—数据传回—路面查处”的智能查处闭环机制,以数智研判“大脑”弥补了农村地区道路点多、线长、面广带来的监管短板。强化信息应用。全面推广应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APP”,建立健全数据录入、隐患上报、精准指导、劝导考核、安全宣传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数据分析挖掘力度,让数据成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冷水滩区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冷水滩区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