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冷水滩:建设美丽乡村 倡导文明乡风
2023-03-14 15:16:25 湘江滩声 字号:

冷水滩融媒3月14日讯(通讯员 蒋周平 黄城 于雪琪 李昭君)近年来,冷水滩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乡村特色,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创新推动让文明新风在当地落地生根。

文明新风助力绿色家园建设

“你挑一担,我挑一担,咱们今天一起去和志愿者们种油茶树啰。”3月10日上午7时,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的村支书齐建国兴高采烈地招呼着乡亲们去桎塘冲的黄土坡集合,会开车的村民负责运树苗,其他村民提水着浇灌树苗的,以实际行动迎接上午9时即将开展的“伊家人·一家人”公益活动暨2023年“共建绿色家园·助力乡村振兴”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迎着春日,村民们同志愿者有序分工——志愿者们负责种树,村民们负责压土、浇水。一个上午的时间,黄土坡旧貌焕新颜,新栽下的6000多株油茶树在春天的暖阳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庙山村毗邻永州市森林植物园和三塘水库,过去,当地村民曾种下一山又一山的树,但由于过度开发,只留下光秃秃的黄土山头,桎塘冲便是其中一块被开发过度的矿山地——一个个山坡上,黄土与矿石相交杂,与远处的绿树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茫茫大梦中”的孤寂感,雨天更是水土流失严重,迫切地需要为它披上“绿衣裳”。近年来,当地干部群众愈发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筹谋如何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使得人走进村落随时与自然山水对视。为了让桎塘冲重焕“绿颜”,让庙山村村集体经济多增几分,村支两委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决定利用好每一片土地,在全国第45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主动向镇政府主动提出油茶种植项目,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既抓好经济增长,也护好绵绵绿意。”村支书齐建国说道。

因地制宜推进村规民约制定

“村民婚宴控制在20桌以内、双方合办桌数控制在30桌以内,菜金标准控制在每桌1800元以内;婚丧事不租豪华车辆、车队规模不超过8辆……”3月13日上午,笔者在冷水滩区伊塘镇茶花村村规民约看到了这一段内容。据茶花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卫国介绍,茶花村自2020年5月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以来,制定了《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标准》,明确了婚丧事宜的操办要求及具体内容,由理事会督促标准贯彻落实到位。

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过程中,冷水滩区坚持因地制宜,做到了“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街道社区,村规民约或社区公约就对集体经济如何分配进行了明确;有的村处于城乡结合部,存在外来人员迁入的问题,便对外迁人员进行规范;个别村红白事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现象突出,便对办事规模进行具体限制,甚至细化到烟酒的价格、餐桌的标准及随礼金额等;部分村还规定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实行“以工代罚”的惩戒办法,教育和引导违规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即起到了惩戒作用,也使其感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

据了解,茶花村还将村规民约制作成小册子发放到村民手中,“不在道路上打场晒粮、摆摊设点、堆物作业、挖沟引水、违章搭建”“要争先创优,积极参与‘文明户’‘卫生户’评比活动”等接地气的内容也赫然在目。在符合村情且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约束下,茶花村的村容村貌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黄大爷说:“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村里环境变好了,大家都讲文明,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和睦了。”

聚焦创新载体打造特色亮点

今年“三八”妇女节,蔡市镇各村组织开展了主题庆祝活动,以歌舞、演讲比赛等形式,展现巾帼风采,营造了文明、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据了解,冷水滩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农民文化艺术节、乡村舞台等文化活动,形象生动地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专题讲座、书画比赛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制定“善行义举榜”,对各村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先进模范进行宣传,树立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在党日活动期间,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讲党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今年来,全镇各党支部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36次,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52名,开展乡风文明宣教活动10余次。蔡市镇还重点打造了邓家铺村、零东圩村、红卫村等一批具有示范村,以先进典型带动当地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美好乡村新形态,努力打造环境出彩、沿线美丽、环境整洁的良好氛围。


来源:区文明创建办

作者:蒋周平 黄城 于雪琪 李昭君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