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6月14日讯 (通讯员 陈誉豪)十年寒窗苦读,只为在高考考场上满载而归。2022年全国高考已正式落下帷幕,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动起了“歪脑筋”来实施诈骗。
检察官梳理了高考季几种常见诈骗套路,温馨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谨慎“避坑”。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高考分数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查分网址,一旦点击进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
【注意】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同时谨慎对待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等短信,核实来源。
提前录取“交费”
不法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给考生及家长打电话,声称本学校为提前招生,如果想被录取,需要提前缴纳学费,否则会被退档,无法录取,后果自负。
【注意】据了解,高考提前批次的录取工作,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需要谨慎。考生可通过官网查询录取信息,避免“病急乱投医”。
花钱“补录名额”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注意】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注意】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检察官温馨提醒
各位考生和家长
擦亮双眼 谨防诈骗
同时
祝所有考生
来源:冷水滩区检察院
作者:陈誉豪
编辑:王洁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