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冷水滩:“请民做主” 谱写乡村振兴“合奏曲”
2022-05-16 11:01:41 湘江滩声 字号:

冷水滩融媒5月16日讯(通讯员 雷军华)5月13日,在冷水滩区杨村甸乡回龙村柏树塘组石山口,厂房改造、机械订制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村支书王华军介绍,该厂房全部完工后,预计今年9月份可以开工出成品。

“厂子搞好了,我们种植的红薯就不愁卖不出克了。”村民伍老爹笑着对前来回访的干部说道。

事情还得倒回到70年代初期说起。当时,杨村甸人民公社在回龙大队成立了全公社第一家石灰厂,村民自己修建沙石公路,连接至普利桥镇荷塘村,成为一条繁忙的通乡公路,受益3个组群众达620人。

2006年冷水滩区实施通畅公路后,回龙村共硬化了通畅公路3公里左右,但村里石山口到荷塘村这一段公路一直没有硬化,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当地村民多次到杨村甸乡政府、回龙村委会反映道路硬化一事,但因资金缺口一直没有落实。

2020年初,回龙村通过多方考察积极向区扶贫办汇报,并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商议在石山口一带发展鸽子养殖,并争取到扶贫资金35万元,修建了鸽子养殖场房1200平方米。后因资金缺口、道路不便等多方面原因,鸽子养殖没有成功,村支两委一直在努力引进投资,因道路没有硬化的原因,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来看后不愿投资合作。

今年3月,回龙村召开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将石山口道路硬化工程提上了议程。

“今天我们组织大家召开会议主要研究石山口道路硬化一事,道路全长约900米,需要资金37万元左右,区交通局计划指标出资18万元,后盾单位冷水滩区高科技工业园答应出资15万元,伍友国等7名新乡贤捐款1万元,还差3万元,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请说说。”村支书王华军在月例会上说道。

“材料能不能先赊账,再向上级部门争取一点资金?”……

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发表各自的想法,但修路迫在眉睫。正愁眉不展之际,该村民主监督委员会成员伍亚平提议愿意提先垫资1万元,其成员伍崇田、伍崇友等人也纷纷响应先垫资1万元。至此,资金缺口得以解决,石山口道路硬化工作也于今年3月29日开工,4月15日完工。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道路完成硬化后,原本修建好的厂房成了香饽饽。很多投资人来到村里考察后,打算办电子厂、制衣厂、红薯干加工厂、腐竹加工厂、竹笋加工厂等等。村支两委经多方考察学习,并征求了村里老同志、老党员、在外老板的意见后,一致认为红薯干加工厂贴合当地实际,相比效益也比较好。

“经多方考察,我们村打算争取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并与老板合作共同投资100万元建红薯干加工厂,年产红薯干成品15-20万斤,净利润可达60至80万元,还可带动村里20名劳力务工,增加村民收入,下面请大家发表意见。”5月11日,回龙村例行召开乡村振兴月例会,村支书王华军在会上征求大家意见。

“我尝了山东带来的红薯干,确实蛮好吃,我同意!”“效益确实蛮可观,我们还可以到厂里做事,我同意!”……

此次月例会上,大家一致通过改建红薯干加工厂。当天,村委会就与投资者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每年上交厂房租金3万元给村里。

“‘月例会’就是‘解愁会’,要真正把群众关注的焦点当作重点,把会开到群众心里,解决老百姓的心病,坚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办实事。”杨村甸乡党委书记张月生说。自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工作以来,全乡共召开“月例会”75余次,研究解决硬化道路、维修水渠、产业发展等各类实事29件。

来源:杨村甸乡

作者:雷军华

编辑:周淑芳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