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9日讯(冷水滩分站记者 雷中祥 蒋静)随着“六城同创”工作深入推进,永州市冷水滩区持续加强对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和微实事工程改造,推动全区农贸市场加速提档升级,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凤凰园中心大市场已有20年历史,这里商户集中、人口密集、交易频繁,“脏、乱、差”现象一度非常严重。近年来,冷水滩区对农贸市场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合理设置交易区域,严格规范商家、摊贩的经营行为,百姓购物环境焕然一新。“像那个水产区、蔬菜区、肉类区,都分得很明显,卫生也搞得很干净,老百姓买菜方便又放心。”市民何群英对现在农贸市场的环境很满意。
现在,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每天都在各大市场内活跃着,他们与市场管理队伍团结协作,监督和协助清洁工做好农贸市场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劝导商贩文明经营,维持农贸市场购物秩序。凤凰街道市场管理所副所长伍孝栋介绍,市场管理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每天进行4到5次不定时、不定点的巡逻,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冷水滩区黄泥井农贸市场是湘南最大的农贸市场,市场负一楼的老豆腐厂废弃后,成了羊、狗等动物屠宰区,往日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周边百姓意见很大。冷水滩区杨家桥街道因地制宜,实施“微实事”工程改造,将动物屠宰区整体搬离,建成了干净、整洁的自产自销区。“以前这里又臭又脏,卫生不干净,现在改造好了,卫生很干净。”看到环境大变样,周边市民李小玉连连称赞。
自产自销区建成后,屠宰区“脏、乱、差”和周边马路市场屡禁不止这两大难题同时迎刃而解,一直在马路市场摆摊的刘安英和老伴终于有了“安心窝”。她说:“在这里比之前外面卖东西要好多了,天晴下雨都不怕。”
“在实施农贸市场这个‘微实事’改造过程中,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以‘微实事’与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相结合。”冷水滩区杨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玉艳介绍,街道以“微实事”改造为契机,一是取缔马路市场,二是将豆腐厂进一步改造成农民的自产自销区,实行免费服务,一举两得,彻底解决了这两个老大难的问题。
“‘菜篮子’虽小,却关系着大民生。冷水滩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组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对全区19个农贸市场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不断改善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冷水滩区政协副主席熊健介绍,冷水滩区根据永州市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的要求,今年以来又投入700余万资金对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积极落实“微实事”民生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中祥 蒋静
编辑:周吉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